什么是“绿色生产力”?先来看一组数字。2024年如何选择合适的股票配资平台,我国单位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也就是说每产生100元的GDP,所消耗的能源量比“十三五”末减少了11.6%。
rrrr能耗下降的同时,另一个指标的水平却提高了——主要资源产出率。也就是消耗煤、石油、钢铁等所产生的GDP比“十三五”末提高了12%。一降一升间,我国用更少的能源资源创造出了更多的社会财富,这就是“更绿色的生产力”带来的变化。
rrrr rr跨越山河的“绿色”动能
rr r rrr“能源”是发展绿色生产力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段时间,正是风电、光伏建设的高峰期,记者发现,许多偏远的地方,竟然都热闹了起来。
rr在贵州海拔近2000米的盘山路上,乔绪军正小心翼翼地运送着一百多米的风电叶片。
r三一重能叶片举升车队队长 乔绪军:以前那个叶片就是40多米,转弯比较灵活。现在叶片越来越长,难度一步一步地增加。但是干完活之后,感觉有成就感。
r乔绪军所在车队运输装备上的高精度定位系统,感知着过去十年风电建设位置的变化:2015年时,他们只能从三个制造基地出发,全年仅有14条线路。2022年开始,在山区、沿海和“三北”地区,逐渐新增了8个基地,车队也开始频繁地驶向更远的地方。现在,近四成的车辆出现在了新疆和内蒙古等地。
r万米高空感知着这片地区的改变。在库布齐沙漠,2022年这里还是一片荒芜之地,如今,长出了一片片“蓝色海洋”;在甘肃,三万面镜子点亮了这片荒漠,它们可以帮助存储起热量,让光伏也能实现全天发电。在西藏,海拔5000多米的雪域高原上,几十个“大风车”正迎风而立。
r2012年,中国的能源消费组成中,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占了九成,其中有近60%的煤炭和石油都依赖于进口。此后十年多,清洁能源不断增长。今年,风电和光伏的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了火电。
r而运送新能源装备出海的船舶,记录着更远范围的变化。和2012年相比,光伏产品去到的国家和地区增加了30个,风电则增加了34个。其中,还包括近30个海岛国家和地区。中国,逐渐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引领者。
rrr rr“声音”里的新矿山
rr r rrrrr r r rr现在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正在向海洋、高原、深山这些资源丰富但开发难度大的地方不断延伸。过去五年间,沙戈荒大基地就已经建成了50个。
rrrr清洁电力改变着中国的能源结构,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rr总台央视记者 王音棋:我们现在穿越到了十几年前,这是一座开采完荒废的露天矿坑,整个坑差不多有100米深,周围寸草未生。
r时间来到2021年,石头开始回填,土壤开始改造;植被种植,树木移植。曾经遗留的地球伤疤,现在变成了这样一片生态公园。
r站在这里,不仅能听到虫鸣鸟叫,还可以听到池塘里天鹅、野鸭戏水的声音。越来越多自然的声音在出现,而十年前旁边矿山传来的轰鸣声竟然也不见了。
r原来,曾经的柴油车就在不久前变成了一百多台的无人电动矿卡,更绿色的生产方式还在改变着整座矿山。
rrr rr一座矿山的绿色之变
rr r rrrr那么这样的改变究竟是如何发生的?矿山里的生产方式又有什么变化?
r记者来到华能伊敏露天矿时,已经是晚上10点。眼下,还是迎峰度夏的关键时期,煤矿要24小时生产,保障供应。现场一百多台矿卡正在热火朝天地工作,然而,记者在这里却没有看到一个司机,驾驶员竟然都在几公里外的调度中心里。
r在大屏幕上,记者看到了矿山里的电动矿卡。没有驾驶员的情况下直行、转弯、倒车,等车斗装满,再按照规划路线将土壤运送到几公里外的堆场。两辆车“相遇”的话,一辆车还知道要等一等对方。
r华能伊敏露天矿无人电车调度 徐征:以前每天在矿上开车,那时候用柴油,噪声特别大,你听我现在说话还习惯喊着说。
r徐征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台传统柴油矿卡一天消耗柴油2吨多,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差不多要7吨。现在,不仅这些排放没有了,矿卡所需要的电力甚至也是来源于矿山的自建光伏。
r矿山里的改变还有很多。过去,除了像徐征这样的卡车司机,每天还要有人在100多米深的矿坑里爬上爬下测数据,确保爆破、开采时不会对山体造成影响。这样的环境让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
r而90后的孙岩,前几年刚刚来到这里。利用点云技术,我们还原了这座16平方公里的矿山,现在,3000多个传感器正在紧密配合,实时监测着细微的变化。
r这是边坡雷达,可以对山体形变实现毫米级监测;这是刚刚升级的5G-A基站,所有信息的传输可以缩短到毫秒。有任何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室里都能第一时间感知、决策。
r不仅仅是开采这一个环节变得绿色,电动皮带可以直接将煤炭送到发电厂,再将灰渣带回露天矿采空区作为绿化基底;开采产生的疏干水送至电厂用于循环冷却水,电厂废水再回到露天矿生产现场用于洒水降尘和绿化灌溉,各种资源都在加快循环利用。
r像伊敏矿这样的绿色矿山,在中国已经有近5000家,更绿色的生产方式,推动着煤炭这个传统的能源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rrr rr一张地图看懂绿色生活发展
rr r rrrr不仅生产方式越来越绿色,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更加绿色。
r这是十年前全国充电桩的位置。2015年的京沪高速,第一次出现了覆盖全线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而再看今天的这张图,几乎所有的高速公路都覆盖了充电桩,并且正在向更高更远的角落延伸。
r在祖国最北的漠河,在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新疆独库公路,都可以让人们驾驶着新能源汽车抵达。
r从油车到新能源汽车,如今人们总会主动选择更加绿色的生活方式。现在,走在城市街道,周围的建筑是“绿色”的;到乡村采摘,大棚里的蔬果也是“零碳”的,绿色生产力正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
r总监制丨申勇 张勤 监制丨王琰 岳群 孙腾越 制片人丨李斌 王世玉 徐图 刘维 记者|杨子清 古峻岭 张伟 王颢一 赵旭 孙茜 唐颖 张京 罗布次仁 景明 倪晶依 吴俊 史超杰 齐奕晖 李讯 敖日格乐 邵鑫扬 申泷洋 制作丨张志 徐鹏翔 樊浩 吴浩 涂雪娅 王文蕾 吕泽泓 刘羽琪 张嘉懿 查乙菲 庄亦宁 编辑丨张昊 张雨棣 张博 翁熙钞 丁元翔 李想 协拍丨贵州台 新疆台 襄阳台 鸣谢丨中国科学院大气成分超光谱遥感团队 北京大学遥感所
r(央视新闻客户端)如何选择合适的股票配资平台
牛达人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